作爲順應當前旅遊消費升級的一種旅遊新模式、新業態,休閒度假可謂機遇與挑戰並存。正在舉行的2017首屆中國休閒度假大會上,多位業內人士指出,休閒將成爲億萬大衆生活的常態,旅遊業正在迎來休閒度假時代。但是,休閒度假生態發展還不充分、不平衡,休閒度假所對應的旅遊供給不足凸顯,傳統旅遊企業在新的形勢下也面臨很多新的問題。面對未來日益增長的休閒度假需要,如何打造一流的休閒度假目的地值得探討。
需求與供給難匹配
中國旅遊協會會長段強表示,“休閒經濟在整個經濟總量中所佔的份額正在穩步上升。旅遊休閒、體育休閒、文化休閒等各類休閒活動正在成爲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可以說,我們正在見證一個偉大的休閒度假時代到來”。
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休閒度假開始全方位進入人們的生活,旅遊需求也日益呈現出精細化、多元化、個性化的特點,但多位旅遊業內專家和企業代表提出,休閒度假所對應的旅遊供給不足。“旅遊領域粗放式、單一性、一般性的旅遊供給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旅遊需求,因此旅遊領域的改革重點也應該放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以提供更多豐富多彩的旅遊產品和旅遊服務,這對境內遊客和外國遊客都是如此。”國際山地旅遊聯盟祕書長何亞非稱。
2016年,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8500美元,9個省份的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,這爲休閒度假髮展提供了強勁的經濟基礎。據中國旅遊協會最新發布的《中國休閒度假髮展報告》(以下簡稱“休閒報告”)表明,2017年的休閒度假人數預計佔比達到60%,其中自由行佔62%。國家旅遊局副局長王曉峯也坦言,旅遊業發展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高度契合。新時代下實現休閒度假跨越發展,其力已舉,其勢已成,其時已至。經濟實力的提升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催生了中產階級的擴大,這給休閒度假提出了更多要求。
不少企業戰略定位搖擺
旅遊市場供給與需求的矛盾需要更多的度假休閒型目的地,以旅遊小鎮爲例,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、北京古北水鎮旅遊有限公司總裁陳向宏稱,當前,烏鎮這樣的複合型景區滿足了人們度假的需要,但同時也應注意到,中國也存在千城一面、千鎮一面的現象,有些地方把旅遊小鎮的概念等同於產品,拿公共產品代替市場化的度假產品,還有很多以地產化爲主導的旅遊產品。誠然,旅遊離不開地產,但不能拿地產代替旅遊。同時,一些政府性公司所打造的旅遊產品,沒有把投入產出放上議事日程,往往造成一陣風投資過後經營難以爲繼,這些都成爲休閒度假產品尤其是旅遊小鎮發展的阻礙。
據悉,特色小鎮提出的理念是,產業、文化、旅遊、社區“四位一體”,但很多小鎮在旅遊方面吸引力並不強。去年,經浙江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考覈,省政府審定,當地南潯善璉湖筆小鎮等3個小鎮爲警告小鎮,奉化濱海養生小鎮爲降格小鎮--從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降格爲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對象。其中,3個被警告的小鎮,其“失分項”主要在於特色產業投資少、新增財政收入少。而奉化濱海養生小鎮則因爲固定資產投資、特色產業投資、旅遊接待總人數等均爲零,成爲特色小鎮的“落後生”。
另外,華僑城旗下的昆明世博園旅遊區和麗江老君山景區,都具備成爲特色鮮明的新型旅遊目的地的基礎,但由於後續發展中,沒有深度挖潛IP價值,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,紛紛遭遇發展瓶頸。不久前,昆明世博園旅遊區5A級景區被下達整改通知,而麗江老君山景區則持續虧損。
華僑城旅遊事業部總經理王剛表示,“如何從自身的資源特質、功能特色、市場定位出發,增加休閒元素,提供差異化服務,這樣一種轉變都是擺在旅遊企業,特別是傳統旅遊企業轉型面前的難題。做全域旅遊以後,旅遊企業和政府之間如何劃清管理邊界,如何解決公共的東西,比如說環衛、城管、安全等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,這些投入資金、後續維護怎樣來做,如何處理好利益相關者的關係,如何處理好生態保護和投資回報等關係,這個和管理體系、治理結構上怎樣磨合,這是我們現在正在探索也是碰到的非常困惑的難題”。
不僅如此,休閒度假需要精細化發展,但很多企業缺乏紮實打磨的產品。國家旅遊局原副局長杜一力稱,在具體產品的選擇上,很多中小企業都會遭遇選擇困難,到底做生態還是做文化,是做康養地產還是做主題公園,或者是做旅遊小鎮、田園綜合體等,大家不斷在選擇,戰略上很焦慮。實際上,旅遊企業不必急於做產業鏈,休閒產業是一個長跑,必須要死磕產品,才能成爲最終的領跑人。
北京巔峯智業旅遊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劉鋒分析,目前中國的休閒度假少有像巴釐島、普吉島這樣的綜合型大型旅遊目的地,其次是缺乏內容,建了大量的旅遊建築設施,但是缺乏真正的生活氛圍。還有就是休閒度假需求旺盛的同時,優秀的操盤人才又極度缺乏,這些短板如何來補,都是我們面臨的巨大挑戰。
複合型旅遊產品成趨勢
對於未來的發展前景,業內普遍認爲,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,讓4天工作制甚至3天工作制很可能會逐步普及。段強認爲,充分地滿足民衆日益增長的休閒度假需求,將成爲各個國家必須共同面對的主題。與觀光旅遊相比,休閒度假更加強調豐富的休閒生活和高品質的旅遊服務,但發展休閒度假不是簡單地從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過渡,休閒度假和觀光旅遊也並非非此即彼、互相割裂,而是可以融合和轉化,可以相互疊加成爲複合型旅遊產品。王曉峯則表示,已經發展觀光旅遊的目的地,完全可以通過豐富產業、產品業態增加休閒功能,提升服務質量,成爲休閒度假聖地,分享休閒度假的發展紅利。
當然,標準化在休閒度假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最近,《休閒主體功能區服務質量規範》正式由國家標準委批準通過,這爲引導未來各地的休閒度假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準則。對於如何打造一流的休閒度假目的地,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、旅遊管理學院院長厲新建議,首先是建設一流的形象,形象背後要有精彩的故事去帶動想象,讓消費者有感受,其次是一流的生態,這包括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,要有風景、有風俗;再次是通過共享機制的平臺,通過企業的創新,把舊的資源挖掘出新的價值,營造一流產品。此外,還需要完整產業鏈整合,打造便利的、成熟的、能夠持久的目的地。當生活世界和休閒度假相融合,才能算是一流的休閒度假地。
2023-02-27
2022-10-28
2022-06-28
2022-06-09
2022-04-27